原料科普
野漆果蠟、漆樹籽油原料介紹
——
漆樹(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(Stokes)F.A.Barkl.)屬漆樹科(Anacardiaceae),漆樹(野葛)屬(Toxicodendron),落葉喬木,高達20米,有乳汁。我國漆樹分布廣泛,大體在北緯25°~42°,東經95°~125°之間的山區。秦巴山地和云貴高原為漆樹分布集中的地區。云南、四川、貴州三省的產量最多。漆樹是我國重要的特用經濟林。漆業是天然樹脂涂料,素有“涂料之王”的美譽。漆樹籽可取蠟,可榨油,木材堅實,生長迅速,為天然涂料、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。
漆樹全身是寶,產業鏈非常豐富,生漆、果實(漆樹籽,又稱漆籽)以及葉、花、樹皮、成材,都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。生漆和漆樹籽的開發價值尤其高。生漆是目前唯一的、天然的、可再生的、性能優異的環保型涂料,是“涂料之王”。從漆樹籽中可得到四類重要食用和飼用物質:
木蠟:來自果皮和果肉,提取率45-50%。是性能優異的天然生物蠟,應用廣泛,資源非常稀缺。目前世界木蠟需求量為10萬噸,但供給量只有6萬噸,缺口較大。可供工業用油或食用油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漆樹籽核仁油:來自漆樹籽核,提取率10-12%,油品中亞油酸含量高達80%以上,同時還含有一定的亞麻酸,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木本食用油。
![]() |
![]() |
高級烷醇:二十八烷醇、三十烷醇等,來自木蠟,前者可抗疲勞功,后者是天然植物生理調節劑。
餅粕:提取蠟和油后的殘渣,營養豐富,可作生態飼料或肥料。
![]() |
![]() |
發展一畝漆樹平均產生漆12公斤、漆樹籽500公斤。500公斤漆樹籽可生產木蠟120公斤、漆樹籽核仁油25公斤,漆樹籽餅粕飼料350公斤。每畝漆樹的工農業總產值超過1.34萬元,加上精深加工的附加值,每畝漆樹產出20000元以上。
此外,每畝漆樹產25公斤食用油,接近油菜單產、超過了多數地區核桃的單產,從糧食的角度看,每畝漆樹產餅粕飼料350公斤,比云南滇西北、滇東北大部份地區中等土地玉米畝產量還高。因此,主要種植于荒山荒坡的漆樹是更有前景的木本油料。
漆樹是我國特產的重要經濟物種,漆樹全屬20余種,分布于亞洲東部和北美至中美,在印度、朝鮮、日本也有分布。中國有15種,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,漆樹的開發價值已受到政府的重視,例如云南省,在《云南省特色經濟林產業規劃》、《怒江州扶貧攻堅總體方案》等“十二五”重點規劃中,漆樹都占有重要地位。全省漆樹規劃種植面積擬120萬畝(怒江約60萬畝,昭通約60萬畝)。按此規模估算,全省漆樹產業的工農業綜合經濟規模可達到200億元以上,是重要的區域性特色經濟林和木本油料樹種。
在云南省生態環境較脆弱的地區,也是經濟發展非常滯后的地區,如怒江、鎮雄等地,也是扶貧攻堅和生態保護任務艱巨的地區,可以通過發揮漆樹資源優勢,并不斷壯大漆樹產業,對地方經濟、農民脫貧致富以及生態保護帶動作用巨大。
漆樹的果實每年秋季9-10月份成熟,呈扁斜球狀。漆籽分3層,外果皮膜質;中果皮淺黃色或灰綠色,是蠟質層,可提取漆蠟;內核為種子,可榨取漆籽油。漆蠟與漆籽油都是漆籽的油脂部分,但化學成分有較大差異,漆蠟中的主要脂肪酸為棕櫚酸、油酸及少量二元酸,而漆籽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為亞油酸,質量分數高達60%以上。漆籽油是地方特色傳統食用油,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,作為高檔食用植物油也具有廣闊的市場。通過漆樹籽、漆樹籽油、漆樹籽餅等系列標準的制定,一方面可以優化漆樹種植品種,指導漆樹種植業;另一方面可以指導加工、引導消費、規范和帶動漆樹籽綜合利用價值的發揮,作為重要的木本油料資源,對發展特色農業、區域經濟、綠色經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,對增加健康優質食用植物油供給,切實維護國家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